三菱重工偏向于重型工业,空调的大部分原件都是重工业产品,压缩是空调的心脏,就属于重工业类,而三菱电机则以轻工业为主,各有所长。三菱重工在家用电器领域只做空调,所做制冷是最专业的;而电机在家用电器领域还有其他产品,制冷专业技术不是很突出。三菱重工与三菱电机同属于日本三菱珠式会社,三菱珠式会社在1884年成立,做空调有百余年历史。三菱重工是1934从三菱社独立出来,主要以制冷为主,已有百年空调历史了,在全球有四大生产基地,空调事业一直发展的很好,随着产业的细分化,三菱重工往重工业高科技发展,三菱电机往轻工业方面发展。在1921年三菱伺服驱动器从三菱重工分出去的,属于父子关系,主要以机电为主,1998年上海上菱冰箱厂倒闭后,电机与其合资,成立了三菱伺服驱动器上菱空调机电器有限公司,开始了其空调的生产历程。目前三菱电机也只做家用和商用空调机,而三菱重工除了家用和商用空调机,还做汽车空调,运输用冷冻机,区域制冷设备等其他大型产品,技术更加全
变频器(Variable-frequency Drive,VFD)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主要由整流(交流变直流)、滤波、逆变(直流变交流)、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变频器靠内部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另外,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等。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最近有客户在选择模块型号时,遇到了些许难题,其分不清模块QD75D4和QD75D4N差异有哪些,不知选择哪个型号最为适中。于是便向技术人员咨询,以下技术员对此问题的解答:共同点:三菱PLC模块QD75D4和QD75D4N都是4轴差动驱动输出型。不同点:1、使用三菱PLC模块QD75D□N时,其脉冲为:4Mpulse/s,控制器距离三菱伺服驱动器最长为10m;当使用三菱PLC模块QD75D□时去,其脉冲为: 1Mpulse/s,控制器距离三菱伺服驱动器最长为10m。2、定位启动处理时间:三菱PLC模块QD75D□N为1.5ms;三菱PLC模块QD75D□为6ms。QD75D□N在同时启动功能执行了运行或者插补运行的情况下,在执行对象的各轴之间不会发生启动延迟。而三菱PLC模块QD75D□则至少会有6ms的启动延迟。综上所述:三菱PLC模块QD75D□N性能优胜于QD75D□,且二者之间的价格相差便不是特别大,所以在选择时,一般建议购买三菱PLC模块QD75D□N!
下面我们就以2个客户案例,来介绍三菱运动控制产品在机床行业中应用。 高性能伺服冲压及送料系统:前面已经说过,今后的机床行业将朝着高端的市场转移,该系统由伺服冲压机和配套的送料机所构成,冲压机在冲压完成的同时,送料系统进行送料的动作,在冲压头非工作的区域,完成送料,并且送料系统回到初始位置,等待冲压机再次进行冲压,依次循环,此系统要求送料系统动作和冲压机的动作能相互配合,进行同步的控制。由于该设备使用了三菱的最新的Q170M型运动控制器产品,最多可控16根轴,所以如果今后需要控制更多的冲压机的话,只需要相应增加伺服产品既可,控制产品无需增加。另外,该运动控制产品内置电源PLCCPU和运动控制CPU,节约了客户的一部分成本。同时,它基于IQ Platform的高速通信基板,实现无缝的链接通信,运动控制器与伺服放大器之间采用了三菱自主开发的SSCNETⅢ伺服总线网络,使各轴的时钟频率达到一致,保证了所有的轴在同一时刻接受到同一指令并开始动作。通过一台运动控制器可同时控制伺服冲压机和送料机构的动作。使用三菱特有的机械结构程序,简单地编写程序就可以将冲压头的动作和送料的各轴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同步控制的要求。
和三菱伺服电机等产品都有应用;为了更好的服务广大用户,就为大家解说一个案例。这次介绍M代码功能,又称“M代码输出功能”,提到可以实现轴1定位完成后自动启动轴2定位,轴2定位完成后又可以自动启动轴1定位。实际上,“M代码输出功能”是用于执行正在进行的定位数据相关的辅助作业(夹紧、钻头旋转、工具更换等)的指令的功能。相当于说,当某个轴在执行定位的同时,需要启动其他辅助动作的话,可以通过该轴输出一个信号,就是M代码,来启动其他辅助动作。接下来将通过一个简单编程实例来展示一下M代码的使用方法。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简易运动控制模块的参数里,可以看到一个Pr.18的参数与M代码相关。这个参数是“M代码ON信号输出时机”,并可以看到有“WITH模式”及“AFTER模式”两个选项。简单来讲,WITH模式指的是M代码信号是在该轴定位启动时输出的;FTER模式指的是M代码信号是在该轴定位完成时输出的。 比如本文开头提到的轴1定位完成之后自动启动轴2定位,就可以通过轴1的M代码用AFTER模式来输出信号启动轴2定位,其次,在定位数据的最后一列,就是设置M代码的地方,每一个定位数据都可以设置一个M代码,M代码可以在1-65535中任意设置一个整数(设为0则表示不使用),同一轴的定位数据里,M代码不要设为一样,不同轴之间则无所谓。比如,在本例中,轴1定位数据1的M代码设置为100,定位数据2的M代码设置为102。 为了在程序中不混淆,轴2定位数据1的M代码设置为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