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可应用在是火花机、机械手、精确的机器等。可同时配置2500P/R高分析度的标准编码器及测速器,更能加配减速箱、令机械设备带来可靠的准确性及高扭力。 调速性好,单位重量和体积下,输出功率最高,大于交流电机,更远远超过步进电机。多级结构的力矩波动小。台达伺服电机在封闭的环里面使用。就是说它随时把信号传给系统,同时把系统给出的信号来修正自己的运转。一、精度:实现了位置,速度和力矩的闭环控制;克服了步进电机失步的问题;二、转速:高速性能好,一般额定转速能达到2000~3000转;三、适应性:抗过载能力强,能承受三倍于额定转矩的负载,对有瞬间负载波动和要求快速起动的场合特别适用;四、稳定:低速运行平稳,低速运行时不会产生类似于步进电机的步进运行现象。适用于有高速响应要求的场合;五、及时性:电机加减速的动态相应时间短,一般在几十毫秒之内;六、舒适性:台达伺服电机的发热和噪音明显降低。 在过去多年不断的经营努力之下,本公司目前在的客户数累计已达上千家,并成为中国地区主要的自动化产品供货商之一。我们所能提供的不只是产品的销售,更包括了我们在自动化控制领域累积了多年的经验传承。
和三菱伺服电机等产品都有应用;为了更好的服务广大用户,就为大家解说一个案例。这次介绍M代码功能,又称“M代码输出功能”,提到可以实现轴1定位完成后自动启动轴2定位,轴2定位完成后又可以自动启动轴1定位。实际上,“M代码输出功能”是用于执行正在进行的定位数据相关的辅助作业(夹紧、钻头旋转、工具更换等)的指令的功能。相当于说,当某个轴在执行定位的同时,需要启动其他辅助动作的话,可以通过该轴输出一个信号,就是M代码,来启动其他辅助动作。接下来将通过一个简单编程实例来展示一下M代码的使用方法。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简易运动控制模块的参数里,可以看到一个Pr.18的参数与M代码相关。这个参数是“M代码ON信号输出时机”,并可以看到有“WITH模式”及“AFTER模式”两个选项。简单来讲,WITH模式指的是M代码信号是在该轴定位启动时输出的;FTER模式指的是M代码信号是在该轴定位完成时输出的。 比如本文开头提到的轴1定位完成之后自动启动轴2定位,就可以通过轴1的M代码用AFTER模式来输出信号启动轴2定位,其次,在定位数据的最后一列,就是设置M代码的地方,每一个定位数据都可以设置一个M代码,M代码可以在1-65535中任意设置一个整数(设为0则表示不使用),同一轴的定位数据里,M代码不要设为一样,不同轴之间则无所谓。比如,在本例中,轴1定位数据1的M代码设置为100,定位数据2的M代码设置为102。 为了在程序中不混淆,轴2定位数据1的M代码设置为101。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伺服电机和其他(如步进电机)相比到底有什么优点:1、精度:实现了位置,速度和力矩的闭环控制;克服了步进电机失步的问题;2、转速:高速性能好,一般额定转速能达到2000~3000转;3、适应性:抗过载能力强,能承受三倍于额定转矩的负载,对有瞬间负载波动和要求快速起动的场合特别适用,三菱伺服电机代理;4、稳定:低速运行平稳,低速运行时不会产生类似于步进电机的步进运行现象。适用于有高速响应要求的场合;5、及时性:加减速的动态相应时间短,一般在几十毫秒之内;6、舒适性:发热和噪音明显降低深圳三菱伺服电机。简单点说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的那种普通的电机,断电后它还会因为自身的惯性再转一会儿,然后停下。而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是说停就停,说走就走,反应极快。但步进电机存在失步现象,三菱触摸屏。伺服电机的应用领域就太多了。只要是要有动力源的,而且对精度有要求的一般都可能涉及到伺服电机。如机床、印刷设备、包装设备、纺织设备、激光加工设备、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对工艺精度、加工效率和工作可靠性等要求相对较高的设备,三菱变频器
现在驱动器应用日广,在要求运转精度较高和低速段需要较大转矩的场所。这个伺服的主电路原理和变频器是很相似的,近乎一样,就是控制方面差别比较大。交流伺服的普及率会越来越高,毕竟价格优势摆在那里。现在接触日系的如松下,富士,三菱都不太好修。难点一:试机要用伺服电机,有些同一个牌子不同型号编码器和接口,又不一样。难点二:和现场有关如遇到过不报警也动不了的,运行距离不按程序走的。难点三:现在进口多是多层板查线不好查。平常接触伺服较多,伺服维修有个好处就是基本不会炸模块。维修成本小,价钱高,技术含量高一点,驱动板和变频器差不多,主板差别很大。变频器主要作用于速度控制,伺服主要作用于位置控制当然也可以速度控制,虽然主电路原理一样,但伺服多了位置环控制。伺服驱动器想要有合适的电机来试验非常麻烦,有的伺服还是不带操作面板的。就算有面板,需要配一个相同输出方式,相同分辨率的编码器是个非常难的事情。就算编码器的问题解决了,还有电机也是非常难配的,来修理的伺服驱动器功率大小,电压等级不一样,不能像变频器一样用一个小电机去带。依据前面提到的没有伺服电机无法调试问题,就目前国产伺服来说国产伺服绝大多数是用多摩川或者内密控编码器,伺服电机是通用的,买个小功率的伺服电机不贵,驱动和电机是一个整体,个人觉得单独修好驱动后最好配合电机测试效果更有效
三菱伺服马达过载的主要原因及排除方法概述1、机械负荷过重的主要特征是电动机发热,并可从显示屏上读取运行电流来发现。2、三相电压不平衡引起某相的运行电流过大,导致过载跳闸,其特点是电动机发热不均衡,从显示屏上读取运行电流时不一定能发现(因显示屏只显示一相电流)。3、误动作的三菱变频器内部的电流检测部分发生故障,检测出的电流信号偏大,导致跳闸。检查三菱变频器是否误动作 。 在经过以上检查均未找到原因时,应检查是不是误动作。判断的方法是在轻载或空载的情况用电流表测量三菱伺服马达的输出电流,与显示屏上显示的运行电流值进行比较,如果显示屏显示的电流读数比实际测量的电流大得较多,则说明三菱变频器内部的电流测量部分误差较大,“过载”跳闸有可能是误动作。
下面我们就以2个客户案例,来介绍三菱运动控制产品在机床行业中应用。 高性能伺服冲压及送料系统:前面已经说过,今后的机床行业将朝着高端的市场转移,该系统由伺服冲压机和配套的送料机所构成,冲压机在冲压完成的同时,送料系统进行送料的动作,在冲压头非工作的区域,完成送料,并且送料系统回到初始位置,等待冲压机再次进行冲压,依次循环,此系统要求送料系统动作和冲压机的动作能相互配合,进行同步的控制。由于该设备使用了三菱的最新的Q170M型运动控制器产品,最多可控16根轴,所以如果今后需要控制更多的冲压机的话,只需要相应增加伺服产品既可,控制产品无需增加。另外,该运动控制产品内置电源PLCCPU和运动控制CPU,节约了客户的一部分成本。同时,它基于IQ Platform的高速通信基板,实现无缝的链接通信,运动控制器与伺服放大器之间采用了三菱自主开发的SSCNETⅢ伺服总线网络,使各轴的时钟频率达到一致,保证了所有的轴在同一时刻接受到同一指令并开始动作。通过一台运动控制器可同时控制伺服冲压机和送料机构的动作。使用三菱特有的机械结构程序,简单地编写程序就可以将冲压头的动作和送料的各轴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同步控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