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有plc需求时都会认真的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那么我们该考虑那些因素呢?,而后面很多人选择了plc,又是因为什么呢,那我们就来说说选择三菱plc的理由。1、开关量逻辑控制:这是PLC最基本最广泛的应用,三菱PLC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都是只有通/断状态的开关量信号,这种控制与继电器控制最为接近,可以用价格较低,仅有开关量控制功能的PLC作为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替代物。2、运动控制:PLC可用于对直线运动或圆周运动的控制。早期直接用开关量I/O模块连接位置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现在一般使拥有专用的运动控制模块,世界上各主要PLC厂家生产的PLC几乎都有运动控制功能。PLC的运动控制功能广泛地用于各种机械,如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型机械、装配机械、机器人、电梯等。3、闭环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指对温度、压力、流量等连续变化的模拟量的闭环控制。4、数据处理:现代的PLC具有数**算(包括矩阵运算、函数运算、逻辑运算)、数据运算、转换、排序和查表、位操作等功能,可以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这些数据可以与储存在存储器中的参考值比较,也可以用通信功能传到别的智能装置,或者将他们打印制表,数据处理一般用于大型控制系统。
现在三菱伺服马达应用日广,在要求运转精度较高和低速段需要较大转矩的场所,如注塑机行业,已有大量应用,确实表现出优良的性能,比一般变频器要好很多。来个抛砖引玉吧:①、就其主电路结构来说,与变频器完全一致。②、工作于速度闭环,其转速精度才得以保证。③、在控制上,软件与硬件方面,均比变频器有所提升。三菱伺服马达伺服应用与运动控制方便极了,定位精度十分高,一直都在使用伺服系统。这个伺服的主电路原理和变频器是很相似的,近乎一样,就是控制方面差别比较大。交流伺服的普及率会越来越高,毕竟价格优势摆在那里。我所指的这种伺服,是大功率交流伺服,和变频器通用。将参数设置为V/F方式,即进入开环工作模式,和变频器工作方式是一样的。该伺服适应永磁同步电动机和普通交流电动机。无须屏蔽编码器报警。需要编码器反馈信号的,我以前有过一个设想,用单片机做一个“模拟的”回馈脉冲。或者用微型调速电机拖动编码器,生成反馈脉冲, 使伺服能进入工作状态。
三菱QD75P4定位模块损坏,如何更换为QD75P4N工控件由于其工作时间、环境的多种问题原因,导致控件的损坏,那么如何更换就是我们经常关注的问题了,今天以Q系列plc为例,主要讲三菱QD75P4定位模块损坏,如何更换为三菱QD75P4N1、通过USB-30R2电缆电脑跟QCPU通讯,新建一个空白程序,根据实际的槽位添加QD75模块,这里以0号槽位不例(所以是QD75D2),下载QD75P4模块参数设置并保存。2、在完成以上动作后进行断电,断电后添加带N的新模块“QD75D2N”替代之前的QD75D2(即QD75P4更换5P4N)。为了避免冲突需要将旧模块槽位改为1(按实际改动),然后上电将D75P4模块的设置参数下载至新建的定位模块参数中,这一步非常关键。3、在完成以上所有的步骤后再次断电重启,测试运行即可。
断电保持有以下几种方法: 1、V区可以在系统块里设置相应的保持字节。如果没有电池卡,数据将保持约200小时.(是靠内部超级电容来维持的),电容没电了,相应数据丢失。 2、V区可以在系统块里设置相应的保持字节。安装电池卡后,数据将保持200天左右,电池卡没电后,相应数据丢失。3、在数据块里写入数据,能保证在任何时候丢电的情况下,当上电时,能自动写入相应区域。(不适用于经常修改的数据)4、用程序将数据写入永久存储区。(此方法慎用,频繁写入会导致三菱PLC报废)5、用传送指令将出厂数据恢复到相应地址。 如果是放在M区的话,这里有14个字节只要在系统块设定了保持的话就会自动写eeprom保持。
.三菱变频器首先使用的是价格便宜、容易维护的笼型感应电动机。并且,可直接使用原有感应电动机,不必改造机械和驱动系统,提高机械功能。2.可进行连续、广泛的操作。 使用原有的常用电源时,利用另外的变速设备(减速机、传动带等)进行变速。但是,只能进行阶段性变速、不能进行连续变速。3. 以变频器可替代DC发动机,这时使用感应电动机。与DC发动机相同,无需刷子、slip-ring等,维护性和耐环境性优秀。4. 变频器可以软启动和软关闭,任意调整发动机的加/减速时间。5. 三菱变频器减低启动电流。 通过变频器的软启动和软关闭,能减低启动电流到电机启动时额定电流的1.5~2倍。一般直入启动时,流动额定电流6倍的启动电流,因此会给电机的频繁运转/停止带来负荷。6. 变频器的回升制动便于进行电制动。7. 以1台变频器可并行运转控制几台发动机。8. 运转效率高。9. 在通风机、抽水机等使用变频器,能节减能源;用于空调设备,能创出舒适环境。10. 可进行发动机额定电流以上的高速运转。11.用最佳速度控制,提高质量。
现在驱动器应用日广,在要求运转精度较高和低速段需要较大转矩的场所。这个伺服的主电路原理和变频器是很相似的,近乎一样,就是控制方面差别比较大。交流伺服的普及率会越来越高,毕竟价格优势摆在那里。现在接触日系的如松下,富士,三菱都不太好修。难点一:试机要用伺服电机,有些同一个牌子不同型号编码器和接口,又不一样。难点二:和现场有关如遇到过不报警也动不了的,运行距离不按程序走的。难点三:现在进口多是多层板查线不好查。平常接触伺服较多,伺服维修有个好处就是基本不会炸模块。维修成本小,价钱高,技术含量高一点,驱动板和变频器差不多,主板差别很大。变频器主要作用于速度控制,伺服主要作用于位置控制当然也可以速度控制,虽然主电路原理一样,但伺服多了位置环控制。伺服驱动器想要有合适的电机来试验非常麻烦,有的伺服还是不带操作面板的。就算有面板,需要配一个相同输出方式,相同分辨率的编码器是个非常难的事情。就算编码器的问题解决了,还有电机也是非常难配的,来修理的伺服驱动器功率大小,电压等级不一样,不能像变频器一样用一个小电机去带。依据前面提到的没有伺服电机无法调试问题,就目前国产伺服来说国产伺服绝大多数是用多摩川或者内密控编码器,伺服电机是通用的,买个小功率的伺服电机不贵,驱动和电机是一个整体,个人觉得单独修好驱动后最好配合电机测试效果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