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就以2个客户案例,来介绍三菱运动控制产品在机床行业中应用。 高性能伺服冲压及送料系统:前面已经说过,今后的机床行业将朝着高端的市场转移,该系统由伺服冲压机和配套的送料机所构成,冲压机在冲压完成的同时,送料系统进行送料的动作,在冲压头非工作的区域,完成送料,并且送料系统回到初始位置,等待冲压机再次进行冲压,依次循环,此系统要求送料系统动作和冲压机的动作能相互配合,进行同步的控制。由于该设备使用了三菱的最新的Q170M型运动控制器产品,最多可控16根轴,所以如果今后需要控制更多的冲压机的话,只需要相应增加伺服产品既可,控制产品无需增加。另外,该运动控制产品内置电源PLCCPU和运动控制CPU,节约了客户的一部分成本。同时,它基于IQ Platform的高速通信基板,实现无缝的链接通信,运动控制器与伺服放大器之间采用了三菱自主开发的SSCNETⅢ伺服总线网络,使各轴的时钟频率达到一致,保证了所有的轴在同一时刻接受到同一指令并开始动作。通过一台运动控制器可同时控制伺服冲压机和送料机构的动作。使用三菱特有的机械结构程序,简单地编写程序就可以将冲压头的动作和送料的各轴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同步控制的要求。
和三菱伺服电机等产品都有应用;为了更好的服务广大用户,就为大家解说一个案例。这次介绍M代码功能,又称“M代码输出功能”,提到可以实现轴1定位完成后自动启动轴2定位,轴2定位完成后又可以自动启动轴1定位。实际上,“M代码输出功能”是用于执行正在进行的定位数据相关的辅助作业(夹紧、钻头旋转、工具更换等)的指令的功能。相当于说,当某个轴在执行定位的同时,需要启动其他辅助动作的话,可以通过该轴输出一个信号,就是M代码,来启动其他辅助动作。接下来将通过一个简单编程实例来展示一下M代码的使用方法。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简易运动控制模块的参数里,可以看到一个Pr.18的参数与M代码相关。这个参数是“M代码ON信号输出时机”,并可以看到有“WITH模式”及“AFTER模式”两个选项。简单来讲,WITH模式指的是M代码信号是在该轴定位启动时输出的;FTER模式指的是M代码信号是在该轴定位完成时输出的。 比如本文开头提到的轴1定位完成之后自动启动轴2定位,就可以通过轴1的M代码用AFTER模式来输出信号启动轴2定位,其次,在定位数据的最后一列,就是设置M代码的地方,每一个定位数据都可以设置一个M代码,M代码可以在1-65535中任意设置一个整数(设为0则表示不使用),同一轴的定位数据里,M代码不要设为一样,不同轴之间则无所谓。比如,在本例中,轴1定位数据1的M代码设置为100,定位数据2的M代码设置为102。 为了在程序中不混淆,轴2定位数据1的M代码设置为101。
交流同步电机:就是转子是由永磁材料构成,所以转动后,随着电机的定子旋转磁场的变化,转子也做响应频率的速度变化,而且转子速度=定子速度,所以称“同步”。2、交流异步电机:转子由感应线圈和材料构成。转动后,定子产生旋转磁场,磁场切割定子的感应线圈,转子线圈产生感应电流,进而转子产生感应磁场,感应磁场追随定子旋转磁场的变化,但转子的磁场变化永远小于定子的变化,一旦等于就没有变化的磁场切割转子的感应线圈,转子线圈中也就没有了感应电流,转子磁场消失,转子失速又与定子产生速度差又重新获得感应电流。所以在交流异步电机里有个关键的参数是转差率就是转子与定子的速度差的比率。3、对应交流同步和异步电机变频器就有相映的同步变频器和异步变频器,伺服电机也有交流同步伺服和交流异步伺服,当然变频器里交流异步变频常见,伺服则交流同步伺服常见。
判断三菱伺服机代码故障机器方法,伺服电机出现代码故障是一个技术活的事情,一些三菱工程师都能解决这个问题关键点在哪?而且中J4和JE系列出来,我们是如何去解决好这个问题 认真听我分享下去,判断三菱伺服机代码故障技巧方法!1、UVT故障常见的欠压检测点都是直流母线侧的电压,经大阻值电阻分压后采样一个低电压值,与标准电压值比较后输出电压正常信号,过压信号或是欠压信号。2、E6、E7故障E6、E7故障对于广大用户来说一定不陌生,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三菱变频器典型故障,当然损坏原因也是多方面的。(1)、集成电路1302H02损坏。这是一块集成了驱动波形转换,以及多路检测信号于一体的IC集成电路,并有多路信号和CPU板关联,在很多情况下,此集成电路的任何一路信号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引起E6、E7报警;(2)、信号隔离光耦损坏。在IC集成电路1302H02与CPU板之间有多路强弱信号需要隔离,隔离光耦的损坏在元器件的损坏比例中还是相对较高的,所以在出现E6、E7报警时,也要考虑到是否是此类因素造成的;(3)、接插件损坏或接插件接触不良。由于CPU板和电源板之间的连接电缆经过几次弯曲后容易出现折断,虚焊等现象,在插头侧如果使用不当也易出现插脚弯曲折断等现象。以上一些原因也都可能造成E6、E7故障的出现
受电磁干扰应采取哪些措施?三菱变频器传感技术的难题与电磁干扰是有必须影响,可三菱变频器还需注意在机壳绝缘物中问题,下边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的电磁干扰的影响要素以及三菱变频器受电磁干扰应采取哪些措施。在当代工业控制系统中,多选用微机或是PLC 控制系统,在控制系统设计或是更新改造过程中,必须要留意三菱变频器对微机感应器的干扰情况。三菱变频器受外部干扰来源因为客户自身设计构思的微机感应器通常技术水平差,不满足EMC国际标准,在选用三菱变频器后,产生的传输和辐射源干扰,通常造成控制系统工作出现异常,因而必须采用以下相应措施。
台达伺服系统是使物体的位置、方位、状态等输出被控量能够跟随输入目标(或给定值)的任意变化的自动控制系统。伺服主要靠脉冲来定位,基本上可以这样理解,台达伺服电机接收到1个脉冲,就会旋转1个脉冲对应的角度,从而实现位移,因为,伺服电机本身具备发出脉冲的功能,所以伺服电机每旋转一个角度,都会发出对应数量的脉冲,这样,和台达伺服电机接受的脉冲形成了呼应,或者叫闭环,直流伺服电机分为有刷和无刷电机。有刷电机成本低,结构简单,启动转矩大,调速范围宽,控制容易,需要维护,但维护不方便(换碳刷),产生电磁干扰,对环境有要求。无刷电机体积小,重量轻,出力大,响应快,速度高,惯量小,转动平滑,力矩稳定。二、交流台达伺服电机也是无刷电机,分为同步和异步电机,目前运动控制中一般都用同步电机,它的功率范围大,可以做到很大的功率。三、伺服电机内部的转子是永磁铁,驱动器控制的U/V/W三相电形成电磁场,转子在此磁场的作用下转动,同时电机自带的编码器反馈信号给驱动器,驱动器根据反馈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调整转子转动的角度。伺服电机的精度决定于编码器的精度(线数)。交流台达伺服电机和无刷直流台达伺服电机在功能上的区别:交流伺服要好一些,因为是正弦波控制,转矩脉动小。直流伺服是梯形波。但直流伺服比较简单,便宜。